京ICP备 19051585号-1:北伐军总司令 为什么选蒋介石
一九二六年七月一日,蒋介石以总司令的名义在广州宣布《北伐发动令》:
第七军:司令员李宗仁、党代表黄。
没有正义和不正义,虽然旗帜打得很好。
不正是因为蒋介石是黄埔军校的校长,他才能成为总司令吗?也不是。
1926年7月9日,广州民国政府为了打败盘踞在北方的北洋军阀,主张北伐。蒋介石成为北伐军总司令,是因为他是黄埔军校的校长。
第五军:司令员李富林和党代表李朗如。
当时北伐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。
“今天是宣誓就职仪式的日子,总司令对为中国民族革命的未来肩负如此重任感到震惊。但是现在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者来纠缠我们,压迫我们。如果民族革命的力量不能集中统一,我们就不能突破这种困境,消除这种压迫。因此,总司令不能拒绝这一重大责任。他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肩负起个人的责任,把生命交给国民政府,把生命交给国民革命军的士兵。”
三年基本上奠定了蒋介石在国民党内不可动摇的地位。
第三方面军:司令员和党代表朱。
“我军将继续贯彻革命主张,保护人民利益,首先战胜一切军阀,消灭反动势力,努力实行三民主义,完成民族革命。为了统一中国,复兴民族,我们应该设置三乡,恢复武汉,然后和我们友好的民族军队联合起来。这个顺序。”
第六军:军长程潜,党代表林。
1926年7月9日,北伐宣誓大会在广州东角场召开。30多万人参加了会议,并将孙中山的雕像悬挂在主席台上。蒋介石宣誓后宣布讲话(节选);
四方面军:李司令员和党代表廖干武。
孙中山死后,廖、胡、汪精卫成为领袖。
第三,汪精卫当时在国民党中的地位远高于蒋介石,被称为中山老师的接班人。
终点:张学良于1928年12月29日宣布东北改旗。
第一军团:贺司令员和党代表。
汪精卫当时的职务:广东国民政府主席。远远不是蒋介石的“校长”。
国民革命军共有八名指挥官和党代表:
名义上的政府统一了全国两年多。
汪精卫谦和圆滑,可以左右:左右不是支持他就是不阻止他。
第一,蒋介石有一个最大的对手:汪精卫。
出发点:1926年7月9日,蒋介石在广州东校宣誓北伐。
第二,孙中山的最后三项政策在他的有生之年排名第一,即“统一俄罗斯”,所以苏联在当时的国民政府中有很大的发言权,汪精卫是赢得苏联支持的人。
第二方面军:谭司令员、党代表李富春。
第三,蒋介石过武士生活的时候,汪精卫是个接触蒋介石的书生,把汪精卫甩了好几条街。
第八集团军:司令员唐生智和党代表刘。
做北伐?通俗地说,国民党政府和北洋军阀之间的战争是为了统一整个中国而举行的。
蒋介石为什么要击败汪精卫获得北伐军总司令的职位?原因有二。
第二,国民党元老的支持就像“四大元老”之一的张静江,他是蒋介石的“革命导师”。再比如,60多岁的“四长老”之一吴志辉,亲自给了蒋介石孙中山的画像和军旗。长辈们对蒋介石的支持是巨大的。
第一,作为黄埔军校的校长,北伐军的骨干力量来自黄埔军校。蒋介石的
蒋介石
北伐宣誓大会
北伐军